2025年9月23日15时,在1-238产学研合作处主办的“高职院校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瓶颈的方法与策略”专题培训顺利举行,邀请长期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评审工作的唐军老师主讲,全校科研骨干、青年教师等百余人参与。

唐军老师结合自身经验,首先解析国自科项目资助体系。他指出,国自科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,涵盖面上、青年、地区等类别,高职院校需立足“产教融合、应用导向”特色,重点关注青年项目、地区项目等适配类别,明确在资助体系中的定位。
随后,他详细讲解评审流程。评审分为形式审查、同行评议、会议评审三环节,形式审查需严格遵循规范(如格式、签字),同行评议侧重创新性、科学性与研究能力,会议评审聚焦项目整体价值与团队实力。他提醒,高职院校申报者需避免因形式问题被“一票否决”。
针对申报策略,唐军老师建议,高职院校应聚焦行业需求选“小而精”课题,加强与本科院校、企业的团队合作,弥补科研资源短板;重视前期基础积累,通过论文、专利、预研究提升项目说服力。
在谋篇之道环节,他结合实例讲解申请书写作技巧:题目需“精准创新”,摘要要“涵盖核心”(背景、目标、方法、意义),引言需“讲清问题”(重要性、现状不足),研究内容要“逻辑具体”,研究方法要“科学可行”,预期成果要“务实符合定位”。他强调,申请书需形成“为什么做—做什么—怎么做—能做成什么”的清晰逻辑链。
现场互动中,老师们就“青年教师研究方向选择”“企业合作项目的基础研究属性”等问题提问,唐军老师逐一解答,参会者纷纷表示“干货满满”,对申报思路与技巧有了更清晰认识。
本次培训旨在破解高职院校国自科申报难题,提升教师申报能力。下一步,产学研合作处将持续开展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,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升,助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。